地下車庫照度值要求是多少
根據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》(GB 50034-2013)規定,地下車庫照度值要求因車庫類型而異。住宅建筑地下車庫照度為 30lx,通用房間和場所的公共車庫地面照度為 50lx。
此外,《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》(GB 50038-2005)規定,具有人防性質的車庫地面照度標準為 50lx。《車庫建筑設計規范》(JGJ100-2015)規定,地下車庫行車道地面照度標準值為 50lx,停車位地面照度標準值為 30lx。
如何選擇合適的照明設備以滿足地下車庫的照度要求?
選擇地下車庫照明設備需圍繞照度達標、節能降耗、安全耐用、維護便捷四大核心目標,結合前文提到的照度標準(行車道 50lx、停車位 30lx,人防 / 公共車庫部分場景 50lx),從光源類型、燈具參數、布局設計、智能控制等維度系統篩選,具體步驟和要點如下:
地下車庫照明需長期開啟(部分 24 小時運行),光源的光效、壽命、能耗是核心篩選指標,目前主流光源對比及選擇建議如下:
光源類型 | 光效(lm/W) | 壽命(小時) | 優勢 | 劣勢 | 適用場景 |
---|
LED 光源 | 100-180 | 50000-100000 | 節能(比熒光燈省 50%+)、壽命長、無頻閃、啟動快、可適配智能控制 | 初始采購成本略高(長期性價比高) | 地下車庫首選(行車道、停車位、出入口均適用) |
熒光燈(T5/T8) | 60-90 | 10000-20000 | 成本低、光色柔和 | 能耗高、壽命短、含汞(環保風險)、低溫啟動慢 | 老舊車庫臨時改造(不推薦新建項目) |
高壓鈉燈 | 80-120 | 20000-30000 | 穿透力強(霧天適用) | 光色偏黃(顯色性差,識別車輛 / 人員易失真)、啟動慢、能耗高 | 極少用(僅極端潮濕 / 多霧車庫臨時過渡) |
結論:新建 / 改造地下車庫優先選LED 光源,尤其推薦「高光效 LED 平板燈、LED 筒燈、LED 線條燈」(避免使用射燈,易產生眩光)。
光源確定后,需通過燈具參數進一步細化,避免 “光效夠但實際照度不達標”“亮度過高但眩光刺眼” 等問題,重點關注以下 5 個參數:
即使燈具參數達標,布局不合理仍會出現 “亮區過亮、暗區不足”(如柱子陰影、轉角盲區),需結合車庫結構(車道寬度、柱距、停車位布局)設計:
單車道(寬 3-4 米):燈具沿車道中線單側布置,間距 6-8 米(根據燈的光通量調整,光通量高則間距可放寬);雙車道(寬 6-7 米):沿車道兩側對稱布置,或沿中線雙側交錯布置,間距 8-10 米,確保車道中心線照度均勻(最大照度與最小照度比≤3:1)。
坡道區域:坡度≥15° 時,燈具間距縮短 20%(如原 8 米縮至 6.4 米),且坡道頂部、底部(與平層銜接處)需額外增加 1-2 盞燈,避免 “坡道頂端因光線突變看不清平層路況”。
出入口(車庫與地面銜接處):需做 “照度過渡”(地面強光→車庫弱光易致盲區),出入口內側 5-10 米內,燈具照度逐步從地面的 1000+lx 降至車庫的 50lx(可通過增加燈具密度實現);
轉角、柱體旁:柱子會遮擋光線,需在柱體兩側各裝 1 盞燈(或選 “廣角配光燈具”,光角 120° 以上),消除柱后陰影;
消防通道、應急出口:沿通道兩側每隔 5 米裝 1 盞燈,且與應急照明燈具(如應急 LED 燈)錯位布置,確保斷電時應急燈能覆蓋通道(應急照度≥5lx)。
地下車庫多數時段車流 / 人流少(如夜間 10 點后),全程滿功率照明會造成大量能耗浪費,推薦搭配智能控制,實現 “按需亮燈”:
明確標準:先確認車庫類型(住宅 / 公共 / 人防),確定行車道(50lx)、停車位(30lx)的照度要求;
選光源:優先高顯色、中色溫 LED 燈(4000K-5000K,Ra≥80,IP≥54);
算參數:根據車道寬度、覆蓋面積,計算單燈光通量,確保疊加后達標;
定布局:按車道、車位、特殊區域(出入口、轉角)分別設計,消除盲區;
加智能:搭配感應控制或組網控制,降低能耗;
看售后:選有 2 年以上質保、支持維護服務的品牌,避免后期麻煩。
通過以上步驟,既能滿足國家標準照度要求,又能實現 “節能、安全、耐用” 的長期需求,尤其適合新建地下車庫或老舊車庫的照明改造。www.bijinkan-dh.com